慶陽網訊(通訊員劉新艷、毛娜娜)近期,西峰區玉米、大豆、谷子等秋糧作物共計17.4萬畝進入收獲期。在各個鄉鎮的田間地頭里,群眾忙著搶收糧食,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
近年來,什社鄉把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作為增加群眾收入的主要抓手,針對新莊村種植黃毛谷的優勢,采取“黨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帶動零散農戶定點種植黃毛谷,推動傳統種植業向品牌化、專業化、規?;默F代農業轉變?!拔覀兇寮w成立了隴塬新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種植黃毛谷400余畝,帶動群眾種植300余畝,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,帶動群眾增收?!笔采玎l新莊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永剛說。
在西峰區后官寨鎮茂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地里,履帶式玉米收割機來回穿梭,摘棒、剝皮、秸稈粉碎……金燦燦的玉米從收割機里傾瀉而出,裝滿了運糧車?!敖衲?,我們合作社種植1080畝玉米,目前已經收割了200余畝,預計能收入50余萬元?!焙献魃缲撠熑藙⒘琳f。
后官寨鎮孔塬村把農村撂荒地整治與村集體經濟增收緊密結合,采取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的產業發展模式,利用村里的空地資源集體種植玉米30畝?!拔覀兇寮w種植的這30畝玉米,畝產最少1500斤,預計能為村集體帶來約5萬元的收入?!焙蠊僬偪总妩h支部書記楊諾說。